盐城三槐堂王氏宗谱

家族文化与传承



从外国人如何扫墓看外国人多么重视家族文化传统教育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也都一样。所以,每个国家都特别重视传统教育,包括家庭和家族的文化传统教育,她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措施。如果一个国家丢掉了传统教育,或被其他国家传统所替代,那这个国家就等于灭亡或消失了。这也是敌对势力特别重视利用文化渗透来颠覆一个国家的原因。
  下面单以扫墓为例例举一些国家传统教育的一些实例。
  扫墓是活着的人纪念死者、寄托哀思最常见的活动,对日本人来说是头等大事。日本人扫墓不是在清明时节(清明节是中国的特有节日),而是在春分、秋分和每年公历8月的盂兰盆节。日本的靖国神社是臭名昭著的祭供场所,尽管全世界的人都在指责,但日本人还是不断去祭扫,国家元首在一片责骂声中还是去,可见日本的灵魂深处是何物。

  每年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与夜的时间长短相同,在日本被称为“中日”。许多日本人受佛教思想影响,认为人死了还活在彼岸,在春分和秋分时节扫墓祭祀,可以和死去亲人在彼岸的魂灵相聚。正如慧能大师所言:“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

  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等,原是祭祀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成为日本人阖家团聚的欢乐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日本各企业机关均放假7天至15天,以方便员工赶回故乡团聚和祭祖。

  盂兰盆节期间,除扫墓外,日本人还会通过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等方式祭祀祖先。一般来说,日本人在每年公历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共同生活”4天后,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

  生活在城市的日本人,死后往往被安葬在位于城区的墓地里;农村居民则在自家周围设立墓地。此外,日本很多寺院也辟有墓地。

  前往墓地扫墓时,日本人普遍会携带鲜花,大多是菊花或白色的花,并把水果等供品摆在墓前。如果逝去的亲人生前爱喝酒和抽烟,扫墓者也会摆上酒,点燃烟,然后闭目作揖,默默地在心中向死者报告自己和家中境况,既报喜也报忧,并祈祷死者保佑在世的亲人。

  祭扫仪式结束后,人们会把香烟熄灭,把烟蒂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把酒和水果带回家中享用,墓前只留下鲜花,诉说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美国没有“清明节”,但却有一个和“清明节”含义一样的“国殇日”。美国人“国殇日”不是家庭祭祖,而是国家悼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国殇日”是美国对国民教育的最主要的活动日,教育人们特别是学生学习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发奋努力,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

  美国人悼念自己的亲人没什么固定的日子,什么时候想了,自己到墓园就可以了,而且是经常性的。美国人不烧东西(纸钱),也不会带上吃的、喝的为亲人祭拜,最常见的方式是带上鲜花,寄托哀思。美国人在墓园怀念已故亲人的场面很能令人感动,甚至是催人泪下,哀思中祝愿亲人在天国的阶梯上一路走好。下面看一下美国人在“清明节”时分悼念亲人中的画面。 美国人很重视祭扫亲人,连这些照片也被艺术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为艺术品,让人们在鉴赏中获得教育。

抚摸你的心

无言


鲜花代表我的心


再看你一眼


寻找梦中的爸爸

 

 

 

 

 

 

 

 

 

上 页
返回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