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槐堂王氏宗谱

学祖训族约 扬三槐精神


  一、祖训族约的内涵与意义

  祖训族约是家族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祖训族约的定义 
  祖训,是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部分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体族众。不过,如果所列“祖训”确能代表大众之言,被大众接受,经过多少年或多少代后就成为了祖训。也有一些家族,族长根据家族发展的需求和自身对家族管理、家族成员品德培养等方面的思考,参照以前的祖训、以祖先的口吻来制定或更新祖训。无论是族长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祖训,还是依据以前的祖训修订的祖训,包括真正意义的祖训,其内容大多涵盖祭先、尊长、相处、工作、学习、清正、教子等各个方面对族人提出要求或教导。族约则可由族长并且与族人共同商议制定,为所有族人共同遵守的契约或守则。 
  (二)祖训族约的作用 
  无论祖训还是族约,功能都是一样的,其主要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家族是一个群体,成员众多且关系复杂,祖训族约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要求和制约着族人的言行。比如在一个大家族面临财产分配、家族事务决策等情况时,祖训中“和睦相处,富帮贫,贫不嫉富,团结友爱”这样的教诲就能引导家族成员正确对待财富和彼此关系,避免因利益纷争而破坏家族的和谐。此外,祖训还闪耀着一族文化光辉,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它包含着家族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像英桥王氏家族的《王氏族约》重视精神褒奖,对行善举者不论贫贱都载录于族谱颂扬,有行不义者则据实在族谱中记录警示,这体现了家族对善恶的评判标准,引导家族成员积极向善。
  (三)三槐王氏的祖训族约
  三槐王氏家谱中的祖训:“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这些祖训涵盖了家族对荣辱、品德、行为等多方面的规范和期望。家族成员要明白一荣一辱关系到家族的整体形象,谦虚受益而自满招损,即使处于贫困也要安贫乐道,同时不能堕落,要努力振兴家族,遵守家族的规矩和训诫。
  三槐家族立身之本的训诫:“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这强调了诚信、美德、兄弟和睦以及在钱财面前懂得谦让是家族成员立身的根本。家族成员要遵循这些训诫,做到言行一致、有美好品德、兄弟之间关系融洽并且在面对财物时保持正确的态度。
  我盐城三槐堂的族约在“爱国守法,敬业尽职,教子育人,尊老尽孝, 和睦友善, 助人为乐, 祭先承德。”框架下对族人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具体的要求,基本精神与祖训一致。

  二、三槐精神的内涵剖析

  (一)三槐精神的来源
  三槐精神源于三槐王氏家族。三槐王氏是王姓中较大的一支,“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三槐王氏家族的发展与北宋名相王旦及其父亲王祜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祜在自家门厅旁手植槐树三株,寓意三公之位,苏轼撰《三槐堂铭》中盛赞“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说的就是王旦和他父亲王祜,这也成为三槐精神的一个重要起源。后岳飞为三槐后人写出《王氏宗谱跋后》书写了“王氏世宝”的四字题词,作为王氏宗谱的卷首。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为三槐王氏精神更提升了一步。
  (二)三槐精神的内涵解读
  三槐精神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用“忠、恕、仁、厚”四个字概括。忠,指爱国敬业。在王祜的行为中就有所体现,他为官正派刚直,为沉冤负屈者竭力维护,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符彦卿的清白,虽违背宋太祖的初衷而被贬,但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避免了可能的战乱,使国家得以太平。恕,指宽宏处世,家族成员在为人处世时秉持宽容大度的态度,不斤斤计较。仁,指爱民为民,家族中的为官者在处理政务等事务中,心怀百姓。厚,指厚德载物,家族成员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以包容、厚重的品德对待他人和事务。例如王旦一生清廉,身居相位从不大摆宴席庆寿,还告诫子弟保持廉洁勤俭的门风,死后不厚葬,棺木中不装金银珠宝等,体现了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
  (三)三槐精神的体现
  忠厚传家:在三槐王氏家族中,“忠厚传家”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如王佑,当时宋太祖手下大臣符彦卿镇守大名府,受手下人蒙蔽致使政务腐败,若符彦卿获罪,株连坐牢将达一千多人。王佑仔细查明真相后,把事实禀告皇上,并且愿以自己全家老小性命担保符彦卿无罪,他直言上疏给皇上不要猜忌大臣、滥杀无辜,符彦卿因此免于获罪,许多无辜的生命得以保全。这体现了王佑为人处世的尽职尽责、厚道仁义、施不望报,他起到了典型的带动作用,让忠厚的品德在家族中传承下去。
  诗书传家:三槐王氏家族重视诗书文化的传承。从家族中的人物来看,王佑“雄才直气”,王巩“好德而文”,上至王佑的祖父,下至王巩的后人,上下几代都是人才辈出,皆成楷模。这表明家族中优秀的基因遗传、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深厚的气质学养,都得益于诗书传家的理念。名门望族并非仅仅依靠家财万贯,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传承。
  清白传家:以王巩的爷爷王旦为例,他清正廉洁,除了皇上的赏赐之外,从未收过任何人的馈赠,家里的衣服被褥、家具炊器都朴实无华。他不仅自己简朴,还教导子弟。例如弟弟王旭想购买商人推销的玉带,被他阻止;真宗提出帮他建新宅,他也多次以先辈旧居不忍拆除为由推辞。其儿子王旭也是著名的清官,多有卓越的政绩。这显示出清白的品德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是三槐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祖训族约与三槐精神的关联

  (一)价值理念的相通性
  祖训族约和三槐精神在价值理念上有相通之处。祖训族约往往包含着家族对成员在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要求,如诚信、友善、孝顺等。三槐精神中的“仁、厚”等内涵也体现了对家族成员品德修养方面的要求。例如祖训中可能会提到家族成员要和睦相处,三槐精神中的“恕”也强调宽宏处世,两者在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方面有着相似的价值导向。
  (二)传承目的的一致性
  两者的传承目的都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和家族文化的延续。祖训族约从整体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思想等进行规范,维系家族的团结统一,使家族在社会中能够长久立足。三槐精神作为三槐王氏家族的文化精髓,也是为了让家族成员传承家族的优良品质,保持家族的繁荣昌盛。例如三槐王氏家族通过传承三槐精神,家族中不断涌现出贤良之人,在仕途、学术等方面取得成就,提升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这与其他家族通过祖训族约传承家族文化、保持家族兴旺的目的是一致的。
  (三)相互促进与补充
  祖训族约和三槐精神在家族传承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祖训族约为三槐精神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大的家族文化框架,三槐精神在这个框架内丰富和深化家族文化内涵。同时,三槐精神的弘扬也可以为家族的祖训族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一个家族的祖训族约中可能缺乏对某种现代社会所需品质的强调,而三槐精神中的相关内涵可以补充进来,为家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借鉴;反过来,家族通过祖训族约的传承,使更多家族成员了解家族文化,也有助于三槐精神在家族内部以及社会上的传播。

  四、学习祖训族约,弘扬三槐精神的意义

  (一)对家族内部的意义
  维系家族团结统一:祖训族约在精神层面上对家族的统一和团结有着重要作用。它为家族成员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得家族成员在思想上有认同感,在行为上有规范。例如三槐王氏家族的成员遵循祖训,能够增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让家族在各个时期都保持团结,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
  传承家族文化:学习祖训族约有助于传承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家族的灵魂,三槐精神中的忠厚、诗书、清白等内涵以及家族的各种传统和故事,通过祖训族约得以传承下来。后代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深入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将家族文化代代相传,保持家族文化的延续性。
  (二)对社会的意义
  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三槐精神中的忠厚、清白等品质,以及祖训族约中的道德规范,如诚信、谦让等,都是社会所倡导的良好品德。家族成员将这些品质和规范践行于生活中,并且传播开来,可以对整个社会的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提供文化借鉴:三槐王氏的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家族治理理念、价值观念等,为现代社会的家庭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文化借鉴。其他家族或者团体可以从三槐王氏的祖训族约和精神内涵中汲取有益的成分,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建设。  

  五、学习祖训族约的方法

  (一)深入研读祖训族约文本
  要认真研读家族的祖训族约文本内容。如果是已经成册的族约,需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比如像英桥王氏的《王氏族约》有12000余字,内容囊括祠仪、馂仪、简任、记考、汇训、冠婚、丧祭、内治、嘉言、善行等十部分,家族成员就要深入学习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和背后的意义。对于一些以诗句等简短形式呈现的祖训,也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意,像刘氏祖训诗,要理解诗句中对家族成员外出发展、不忘祖训等方面的教诲。我三槐王氏的祖训和我盐城三槐堂的族约文字虽不多,言简意赅,但包罗万象,需细读精思,准确领会其意。
  (二)通过家族活动传承学习
  家族的祭祖活动或者定期的家族聚会等都是学习祖训族约的好机会。在祭祖仪式上,司礼诵读族训是非常庄严肃穆的环节,这种氛围能让家族成员更好地接受祖训的熏陶。家族还可以举办专门的祖训解读讲座或者座谈会,邀请家族中的长辈或者对家族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来讲解。例如在永昌堡的英桥王氏家族,在每年的古堡春祭中,司礼诵读族约就是重要环节,通过这种方式让家族成员在传统的仪式中传承家族文化和族约精神。这一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将祖训融入日常生活
  学习祖训族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融入日常生活。家族成员在日常的行为中要以祖训为准则,比如在家庭关系中遵循“父慈子孝,兄宽弟忍”等要求;在社会交往中,秉持祖训中关于诚信、友善等教诲。如果祖训中有关于职业操守的要求,如“精职业,毋游惰”,家族成员在工作中就要积极践行,做到敬业爱岗。这些方面在我三槐堂祖训和我盐城三槐堂族约中也都有体现,而且更为具体,望细读对照并践行。

  六、弘扬三槐精神的途径

  (一)家族内部传承与教育
  在三槐王氏家族内部,长辈要将三槐精神传递给晚辈。可以通过家族内部的家庭教育,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三槐精神。例如长辈在工作中展现出爱国敬业的态度,在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时体现出宽宏处世、厚德载物等品质,让晚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家族还可以编写家族史或者三槐精神的解读手册等资料,分发给家族成员,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三槐精神的内涵和家族的光荣传统。
  (二)借助文化活动推广
  举办与三槐精神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以三槐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展览,在展览作品中融入三槐精神的元素,像书写三槐王氏家族的故事、苏轼的《三槐堂铭》等内容。还可以举办三槐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开展关于三槐精神的讲座、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家族代表等共同探讨三槐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传承方式。此外,也可以组织以三槐精神为主题的文艺表演,如编排反映三槐王氏家族人物事迹的戏剧、小品等,通过艺术形式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三槐精神。
  (三)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
  将三槐精神中的“忠、恕、仁、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爱国敬业方面,家族成员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就是对三槐精神中“忠”的传承和现代转化。在人际交往中,秉持宽宏处世、厚德载物的态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友善、和谐价值观相契合。将三槐精神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融合,我盐城三槐堂族约就是具体体现,这样能够让三槐精神在当代社会更具生命力。

  七、当前如何实施“学祖训族约 扬三槐精神”的重中之重

  (一)教育与宣传
  家庭内部教育:在家庭中,长辈要重视对晚辈的教育。将三槐王氏的祖训族约以及三槐精神融入到家庭教育中,通过讲述家族故事、解释祖训含义等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家族的优良传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可以在家庭聚会时讲述王佑的忠厚事迹,教导晚辈做人要厚道仁义。
  学校和社会宣传:学校可以将地方家族文化纳入到教育内容中,向学生介绍三槐王氏的祖训族约和精神内涵。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大对三槐精神和祖训族约的宣传力度。比如举办文化展览,展示三槐王氏的家族历史、祖训内容等,或者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相关的文化短视频进行传播,建立三槐堂综合旅游景区或纪念馆等。
  (二)实践与传承
  个人行为践行:家族成员要将祖训族约和三槐精神体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在工作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尽职尽责,像王佑一样敢于担当;在生活中要保持清白廉洁、勤俭节约,传承家族的清白之风;同时要热爱学习,弘扬诗书传家的传统。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坚守诚信原则,不欺诈,传承家族的诚信美德。
  家族活动传承:家族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家族活动,如祭祖大典、家族联谊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强调祖训族约的重要性,弘扬三槐精神。可以在祭祖大典上,宣读祖训,让家族成员在庄重的氛围中牢记家族的规范和精神;在家族联谊会上,开展关于家族文化的讲座或者讨论活动,加深家族成员对祖训族约和三槐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上 页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