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槐堂王氏宗谱

先 祖 溯 源


王氏始祖

王子晋

 

  王子晋,‌字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是王姓的始祖。‌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549年。‌王子晋自幼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尤其擅长音律。‌在他十五岁时,‌以太子的身份开始辅佐朝政,‌因其卓越的才智和品德,‌受到了周灵王的重视和诸侯的尊重。‌然而,‌由于他的直谏和反对周灵王的一些政策,‌最终被废为庶人。‌尽管如此,‌他的儿子宗敬仍然担任朝官司徒之职,‌其后代以王为姓,‌形成了王姓家族。‌

  周灵王是东周时期一个平庸的帝王,太子晋却口碑极佳,温良忠厚,聪明博学,年纪较轻就开始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师旷是春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晋平公派他晋见太子晋时,曾与他探讨君子之德,太子晋联系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的作为,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使得曾经劝说晋平公治国要以"仁义为本"的师旷心悦诚服。

  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也受到洪水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晋与周灵王在治洪策略上发生分歧。周灵王准备沿用壅堵的方法,太子晋反对道:“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同时以禹的父亲鲧用壅堵的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周灵王的治水计划。忠言逆耳,也许是太子晋的批评过于尖刻,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

  太子晋被废黜后,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年仅十七岁。 就在师旷拜见太子晋的时候,见到太子面色发红,认为这是身体不佳的兆示,寻后太子晋预言说:“我再过三年,就要上天到玉帝之所。”太子晋的死神奇地验证了他的预言,正因为如此,民间逐渐将他传说成为一位神仙人物。

  《列仙传》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是说,太子晋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他带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之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见太子晋,太子晋对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太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缑氏山之颠,可望而不可及,几天之后,太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升天而去。这也就是“王子登仙”的传说。

  唐代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并为他立庙,多年之后武则天来到嵩山,立制了御书《升仙太子碑》。据说,河南偃师县缑氏山上仍有别名仙君观的升仙太子庙。后世的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也常常引用这一典故,屈原在《远游》中有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也曾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由此看来,“王子登仙”的神话传说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

  王子晋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被后人尊称为王姓的始祖。‌他的智慧和品德成为了后世王姓家族的楷模,他乘白鹤升天的传说增加了他的神秘色彩,‌使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王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王子晋作为王姓的始祖,‌对中国的姓氏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故事不仅在家族谱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的文化和传说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