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帝时,高祖宗显公生子本富公由永平府(即河北省)卢龙县(在长城以南古河之东)迁至淮安府(即江苏省)盐城县(现盐城市),落户新兴场。曾祖本富公生四子:崇仁、崇道、崇鲁、崇礼,析为四大门。数世后则祖裔绵绵,家兴业旺,遂于嘉庆十七年,在新兴场王氏宗祠,立宗谱而祭奠。
新兴场王氏宗祠位于新兴场北街中心,主体由四座建筑组成:正殿三间,面南,前无墙壁,以屏门隔扇为之,此殿是祭祀、活动最重要场所;东厢房2间,面西,坐管理人员;西厢房2间,面东,陈列重要物件;南大门楼。至于西厢房陈列何物、南大门有多豪华贵重,未有记载,后人更没看过,因战乱时期惟恐日军侵占毁灭,族人将祠堂及西厢房内重要物品和南大门拆下分存,并拆毁了门楼和西厢房。另有原田二十余亩、东屋四间。每逢清明节前三天,河中楼船、路上官车陆续而至;轿内高冠玉带、行人普通百姓纷纷前来,人山人海,冠盖如云,祭祖场面恢弘惊人。
咸丰二年,七世祖 天一公于上冈建都天庙、观音庵。八世祖文正公于康熙壬申年,在冈南建文昌草殿,为会聚文人之所。九世祖旋北公与昆弟以莫公、以宁公、四来公、德昭公,继先志将文昌草殿改建社学,共出基地园田三十亩,社学田八十亩,为社学祭奉各项费用。十世祖西坡公于社学东别,建文昌殿、魁星阁,以崇典礼。十一世祖建勋公却承世德,在上冈建文、武两庙(文庙后改建成上冈中学,武店后改建成上冈小学),时为率祖宗累世义举。七世祖天一公至十一世祖建勋公历世在上冈经营,尤其文、武两庙综合建筑群的建成,使上冈成为苏北庙宇文化中心之一,书之在籍,闻于州里。其后裔居住地主要在射阳、亭湖、建湖等地,尤其在射阳的沙庄、洼滩,亭湖的新兴、南洋,建湖的上冈等较为集中。后裔中,能人志士、英烈豪杰、士农工商者皆有;今枝繁叶茂,为盐城三槐堂三大分支之一,目前最多已传至二十二世,分布全国各地。 |